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鲁东大学 >> 正文
模块导航

鲁东大学将思政教育融入野外实习教学活动

2019-12-30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自我校牵头成立山东省野外实习五校联盟以来,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积极探索野外实习与思政教育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地理学人才培养新途径的实践教学模式,11月9日—10日,学院2018级地理科学专业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全体学生,在校长王庆教授、学院党总支书记许国纯、各专业老师以及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蓬莱地质地貌短途野外实习工作,在野外实习中融入思政元素,形成协同育人模式。

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在老师的讲解下深刻了解了玄武岩石林分布区的总体地貌特点、玄武岩岩颈及柱状节理的空间特征、几何形态以及玄武岩的岩石肉眼鉴定特征,通过观察古风化壳的岩屑成分及风化原岩的层理构造,了解了风化壳的垂直分带以及基岩岩石特征。在迎口山实习点,同学们认真观察记录火山锥地形特点,火山碎屑岩的层理构造及其产状,以及碎屑岩上面覆盖的马兰期黄土,并饶有兴致的寻找、收集形状各异的火山弹等火山碎屑物。在王庆教授的提示下,同学们通过一些形状独特的树干逐渐联想到了之前课堂上讲到的松散碎屑物质在暴雨等作用下形成的滑坡地貌,在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美的同时,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提升了自主探索与实践的能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林格庄实习点,同学们背朝黄土,面朝大海,席地而坐,聆听王校长讲述关于海蚀台地变迁的“故事”,王校长结合地质内、外动力作用引导大家对世界、自然、生命展开深入的审视,提醒同学们要用辩证发展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不能将眼光局限于看到的表面现象上,进而引导学生对社会发展变革进行深入的思考,增强面对机遇和挑战的信心及勇气。

本次野外实习不局限于传统的“参观、讲解、记录”等教学环节,突出野外考察的设计性、参与性和研究性。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采用提问-观察-思考-讨论-总结的教学方式,通过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性,把科学研究的视角和思维方法带入到野外教学过程之中,亦即“寓教于研”,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研究的过程和获得野外考察的经验,以此来锻炼学生发现、捕捉、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过程师生们“邂逅”了数次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感受到地理野外工作的艰辛,更加明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地理人不但需要渊博的知识、善于发现的眼睛,还需要践行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不断锤炼坚强的意志品质。(撰稿:刘现彬 杨春娟 摄影:宋健 审核:许国纯)

关闭